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教授专题[视频]讲座

红旗复兴仅靠成高级领导用车还不够

编辑:驾驶网    来源:驾驶网    2012-02-01    👁4805  

有消息称,未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将成为我国省部级领导的座驾,该政府采购新规已经由高层签发。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业界大讨论,很多人也认为此事将促成红旗的复兴。但笔者却认为,成为高级领导的用车只能算是促进红旗复兴的一个积极因素,红旗要真正实现复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目前红旗的复兴之路来看,笔者认为红旗所有的优势就只有两个,其一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二就是它的品牌影响力。无论是红旗在中国近代汽车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还是其家长,中国汽车业的老大哥——一汽,我国政府对于红旗及一汽的支持力度自然不会小,此次明确要求高级领导坐红旗就是有力的证明;同时,1958年,中央有关部门向一汽下达了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一汽以借来的一辆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改进后,手工制成了第一辆红旗轿车,在此之后,红旗轿车就一直成为了我国国家层面举行大型活动时的指定用车,而红旗由此所形成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溢价能力无疑是自主品牌中最高的。

但除了上述这两个优势之外,红旗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似乎没有其它优势可言。特别是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红旗轿车作为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其技术含量却与其品牌知名度极不相称。而这也是导致其近十几年的市场化运作中一再遭遇挫折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一汽买断了大众奥迪100车型的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小红旗等各种产品,但奥迪不愿在技术上持续输出,小红旗的市场竞争力逐渐降低。2006年,一汽又从一汽丰田处得到majesta车型平台,生产高端轿车红旗HQ3,但由于过于依赖丰田技术,使得HQ3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国人的民族情绪形成了抵触,销售遇到了极大阻力。无论是借奥迪的技术还是丰田的技术,所反映出来的,无非就是红旗在技术实力上的不足。也就是说,红旗就没有与其品牌知名度相称的技术实力。没有技术实力,就难有好产品,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的市场。由此,红旗留给国人的只有其名。

因此,红旗要实现真正的复兴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首先,红旗的品牌定位是什么?这个必须要清楚。虽然此次红旗被指定为高级领导的座驾,但仅仅将红旗定位于高级公务用车并不是周全的考虑。众所周知,在中国公务车市场占据多年老大位置的奥迪,也在中国私家车市场兴起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创新和设计年轻化,将重点向私家车市场转移。如果红旗仅将自身定位于公务车,无疑将大幅缩减其目标消费者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和赢利能力的提升都将带来很大的局限性。而如果将红旗品牌的定位兼顾公务车和私家车市场,则红旗又必须明确它的目标消费群体在哪里,要为哪类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车?而从目前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来讲,做好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品牌定位,并找准目标消费群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自主高端乘用车领域,我国的自主品牌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

其次,红旗的技术实力有没有?这个必须具备。从目前来看,无非就四种途径。一是像荣威那样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获得技术支撑;二是像奔腾那样通过合作伙伴授权的方式获得技术支撑;三是像奇瑞观致那样通过自主合资的方式形成技术支撑;四是像瑞麒和威麟那样通过纯自主的方式形成技术支撑。对于红旗来讲,红旗的技术支撑怎么来,这个必须要清楚,无论是选择哪种途径,获得技术支撑才是关键。当然,技术支撑是红旗面临的最大的难点,海外收购、合作伙伴授权和自主合资这两种途径,对国人之于红旗的民族情感来讲,有点难以接受“洋血统“的红旗,况且合作伙伴授权这种途径奥迪也不可能答应,而纯自主对于目前的一汽来讲,又真的很难,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国内曾有自主车企的老总坦言,国内自主车企短期内不可能做得出诸如宝马、奔驰一类的豪华轿车出来。也许这位老总的话,就是对当前自主豪华轿车市场技术支撑缺失的最好写照。

由此,红旗只能真正解决了品牌定位与技术支撑这两个后端的难题,才能再去谈销售等前端的问题。因此,单单靠政府来坐红旗车的这一举措,并不能让红旗实现复兴。红旗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